澳大利亚农业可持续发展:资金与环境并重
2013/2/27 9:49:00 中国财经报
内容摘要: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及科学局曾对国内1300多名农场主在2010年至2011年间的种植、畜牧、原生植被与杂草处理等土地管理实践活动展开调查,并撰写了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金融与环境问题将成为制约澳大利亚农民开展可持续性农业实践活动的关键因素。
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及科学局(Abares)在其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金融与环境问题将成为制约澳大利亚农民开展可持续性农业实践活动的关键因素。换言之,澳大利亚农业可持续发展:少不了资金缺不了环境。
据悉,该研究机构曾对国内1300多名农场主在2010年至2011年间的种植、畜牧、原生植被与杂草处理等土地管理实践活动展开调查,并以此为基础撰写了该研究报告。Abares执行董事保罗·莫里斯指出,该研究报告的这一结果将对整个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私营部门的政策规划奠定基础。
他说:“Abares曾对国内的金融、环境、个人以及社会网络的覆盖程度等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虽然整个澳大利亚农业部门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表示理解、认同与支持,但农民在这方面缺乏政府资金支持成为继富余劳动时间与劳动力之后的制约农民改变其经营管理活动的瓶颈问题。”
而渔业生产,特别是水产养殖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取得了不俗的进步。据Abares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1年,澳大利亚水产养殖产值增幅为8%,约为9.48亿澳元。渔业专家指出,澳大利亚水产养殖业产值的不断增长除了与市场有关外,环境因素也不可小觑,因为清洁的海水成为该国水产品行销全球制胜的法宝。
数据表明,水产养殖在过去10年间占澳大利亚渔业生产的份额稳步提高,增幅从10年前的29%达到了目前的43%,特别是大西洋鲑鱼的养殖成为推动整个水产养殖业占该国渔业生产比重不断提高的主力军,其产值约为4.08亿澳元。
除此之外,南澳大利亚人工养殖的金枪鱼也随着全球金枪鱼价格的飙升而成为农民收入涨幅最快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2010年至2011年,其产值增幅为22%,约为1.25亿澳元,而人工养殖的尖吻鲈鱼的产值约为3570万澳元。
其他水产养殖产品如:食用牡蛎(产值约为9900万澳元)、对虾(产值约为5700万澳元)、鲍鱼(产值约为1600万澳元)以及贻贝(产值约为1000万澳元)也成为农民个人收入提高的水产养殖品种。
数据进一步显示,澳大利亚渔业出口在2010年至2011年间也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其中,龙虾的出口值为3.69亿澳元,紧缩其后的则是鲍鱼(出口值为2.12亿澳元)、金枪鱼(出口值1.31亿澳元)和对虾(出口值为7700万澳元)。
2010年至2011年,中国香港和日本成为澳大利亚渔业出口最主要的两大市场,因为澳大利亚水产品对上述地区和国家的出口值分别占其全部出口份额的44%和22%,除此之外,中国大陆、新加坡和美国也成为澳大利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
转引自科技世界网 http://www.twwtn.com/Agriculture/58_168850.html
之侠供稿